心理疾病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篇文章了解中秋节的前世今生 [复制链接]

1#

                      中秋·起源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而民间则俗称其为 中秋 ,又因为这一天为满月,象征团圆,故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自古就有祭祀月亮的礼制,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 秋分夕月 、 中秋夜迎寒 的活动。同时,中秋之际又正逢秋粮收获,古人为了答谢神灵护佑而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称为 秋报 。中秋时节月朗中天,秋高气爽,正是赏月的绝佳时令。  因此,后来祭月便逐渐为赏月所代替,祭祀色彩虽然褪去,而这一节庆却延续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在中秋节的演变过程中,不乏诸多美丽的神话,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一系列传说使中秋节充满浪漫色彩。  唐朝初年,中秋节已成为固定的节日,宴饮赏月之俗已颇为盛行。不过,当时中秋节还停留在贵族赏月阶段,并没有在民间广泛流行。宋代以后,中秋节开始盛行于民间。  明清时期,中秋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并形成了许多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如 请兔儿爷  舞火龙  烧斗香 等,使中秋节具有了更多文化内涵。  2006年5月,中秋节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08年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中秋·风俗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中秋不仅可以赏月、尝月饼、品桂花酒,各地的风俗也是多种多样。不过不管怎么过,这些风俗都寄寓了人们阖家团圆、平安喜乐的美好心愿。  吃月饼。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 月饼 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阖家团圆。  燃灯。我国很多地区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江南一带有制灯船的节俗,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并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广东,每逢中秋节,各家要用竹条扎灯,做果品、鸟兽、鱼虫等形状。夜里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入夜,满城灯火,如繁星点点,和天上明月争辉,俗称 树中秋 或 竖中秋 。  供兔儿爷。相传北京曾爆发过一场瘟疫,玉兔知道后下凡,在井水中投放治病的良药,直至瘟疫祛除。人们感念恩情,尊称它为 兔儿爷 ,供奉它为祛灾除病之神。  舞火龙。这是香港地区中秋节的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民间习俗。相传19世纪,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四处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言于中秋佳节舞动火龙绕村游行,便白癜风要多久能治好可将瘟疫祛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它是用稻秆扎*头、龙身的形状,插上燃香,由青壮年赤膊上阵,挥舞火龙穿梭在大街小巷,寓意幸福平安、风调雨顺。  饮桂花酒。八月桂花香,中秋之际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候,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饮桂花蜜酒,已成为佳节的一种美的享受。  吃芋头。清乾隆《潮州府志》曰: 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皮。 中秋食芋头寓意辟邪消灾,并有不信邪之意。  中秋·诗词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  杜  甫(唐)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  建(唐)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望月怀远  张九龄(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唐)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水调歌头  苏  轼(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佳作  不觉中秋节至,是日晴明得好。史进当日分付家中庄客,宰了一腔大羊,杀了百十个鸡鹅,准备下酒食筵宴。看看天色晚来,怎见得好个中秋,但见:午夜初长,*昏已半,一轮月挂如银。冰盘如昼,赏玩正宜人。清影十分圆满,桂花玉兔交馨。帘栊高卷,金杯频劝酒,欢笑贺升平。年年当此节,酩酊醉醺醺。莫辞终夕饮,银汉露华新。  ——节选自施耐庵《水浒传》  这里众人赏了一回桂花,又入席换暖酒来。正说着闲话,猛不防只听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静,真令人烦心顿释,万虑齐除,都肃然危坐,默然相赏。听约两盏茶时,方才止住,大家称赞不已。  ——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  同时,那文化过熟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  ——节选自老舍《四世同堂》  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  奶奶突然说: 月亮进来了!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奶奶说: 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节选自贾平凹《月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