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7月30日,长沙网络公司一女主播,在公交站台旁看手机时,被一男子从身后袭击,随后男子逃跑。
一分钟后,女孩站立不稳,倒地。
之后她经历了九死一生:锐器从臀部捅入,刺穿盆腔,伤及卵巢、小肠以及一根大血管,经过医生的抢治,目前伤情稳定,没有生命危险。
此事引发轩然大波。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女子的惶恐无助,和炎炎夏夜里的刺骨寒意。
一个男人,得什么仇,什么怨,才会对一个女子施以如此毒手?
好在长沙警方行动迅速,连夜抓到了嫌疑人。
据悉,嫌疑人刘某无正当职业,无经济来源,当日饮酒后感觉心中压抑,见受害者在公交车站候车时,便拿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其捅伤。
是的,没有深仇大恨,没有感情纠葛,没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各种关联,只是单纯的“我心里不爽”,就朝你来一刀。
又是一个丧心病狂的“垃圾人”!
“垃圾人”一词,衍生于大卫·波莱在著作《垃圾车法则》中的观点。大卫·波莱认为:许多人就像垃圾车,他们装满了垃圾——挫折感、愤怒与失望四处奔跑,随着垃圾越堆越高,他们就需要找地倾倒,如果被撞上了,他们就会把垃圾全部倾倒在你身上。
可怜这名受害的女性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撞上“垃圾人”,以往新闻中触目惊心的景象,会成为自己的亲身经历。
(图片:网传疑似该女子的朋友圈)
幸运的是,这名女性保住了性命,看到了第二天的阳光。但有的人,永远回不来了。
8月1日,重庆警方披露一起案件,男子甘某因失恋后到该小区寻找前女友未果,情绪失控,将过路女子黄某(41岁,南岸区人)刺伤致死。
一样让人不寒而栗,心痛、愤怒、咬牙切齿。
6月份大连“女子深夜遭到殴打拖行”事件还历历在目:犯罪嫌疑人王某仅仅与女友发生纠纷,喝了点酒,就在街头殴打、猥亵不认识的女孩。
5月份南昌“红谷滩头女律师街头遇害事件”仍然让人胆战心惊:一名男子攻击三名逛街女孩,本来想杀“个子高的那个”,后来觉得中间的女孩“白又漂亮”,痛下杀手,致其死亡。
行凶者令人发指的暴行,泄愤式的随机杀戮,无辜女性躲无可躲的无妄之灾,汇集在一起,制造一个又一个舆论热点,一次又一次地威胁女性“深夜出门撸串的安全感”。
相对于这些残忍的暴力,今天下午山东济南“男子电梯内狠掐女子脖子”的视频,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尽管理性上知道,这些只是一些偶发事件和个别现象,是极小概率的无差别伤人事件。凶手的对象,不只是女性,还可能是老人、小孩等弱者;这样的作恶超越国别,行凶者心理扭曲变态,即使布置了天罗地网,警方24小时街头巡逻,也很难避免他们一时兴起的暴行。
但是这类事件的集中曝光,还是会极大地刺激女性的安全焦虑——害怕自己变成下一个暴力视频中的主角,同那些凄惨的被害者一样,茫然无助,身受痛创,却无处质询。
以前,人们特别反感恶性事件后,提醒女性注意安全、自我保护的声音,认为这是在营造“完美受害者”的理论,意图把女性的安全问题推给个体,将安全责任转嫁给潜在的受害者。
但现在,这类的反感声音已经渐渐消弥,人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