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冬去春至,乍暖还寒。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医院北院)大院,8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的消息传来,让这春寒料峭的日子顿时暖意融融。
这一股春意,吹走了8名患者心头的阴霾,同时也吹暖了周志国的心。作为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隔离病房总负责人,周志国自疫情警报拉响后,就一直驻扎在隔离病房,与新型冠状病毒“正面交锋”。
一名呼吸科医生的警惕:未雨绸缪准备迎战
今年41岁的周志国,出生于医生家庭,从小耳濡目染,立下做医生的志愿。年,周志国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毕业,成为一名呼吸医学中心呼吸内科医生。
20多年的从业经验,培养了他敏锐的警惕性。
年12月,网络开始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的新闻,周志国已经在全国呼吸科、感染科医生交流学习群里,与同行进行经验交流。
这样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积极的交流、及时的学习,这为周志国后续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治疗积累了临床经验。
1月14日下午,在新冠肺炎疫情还未明朗之时,周志国与其他科室主任、护士长、院感专干、医院急救队员总共医院组织的紧急培训。这场培训如同战前动员,让整个周志国所在的医院北院做好了“打仗”的准备。
周志国同事在其隔离服背后写上名字互相加油。
一名老将的担当:这个时候该我上了!
当湖南省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确诊病例出现在长沙时,周志国就注定要成为那个冲在最前线的人。作为一名有着丰富的突发公共卫生救治经验的医生,周志国曾参与抗击“非典”、禽流感、甲流等传染病的防治。面对汹涌而来的疫情,他再次主动请缨,奔赴“战场”,担当隔离病房负责人的重任。
1月16日下午,医院(本部)急诊科来了一名57岁的女性病人罗女士就诊,症状表现为发烧、咳嗽,白细胞值低。
得知消息,周志国立马调取了罗女士的肺部CT,发现磨玻璃样改变。经与院内专家会诊后,结合患者来自疫源区,怀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院立即予以单间留观隔离,启动医护人员二级防护,并上报疾控部门,经采样检测为阳性。
1月17日下午,周志国临危受命,和其他15位同事,作为第一批抗疫医疗力量,前往医院(北院),负责罗女士的隔离治疗。
回忆起罗女士的救治,周志国称并不容易。“穿着厚重的三级防护隔离服,每一班要连续工作6小时以上,长时间的穿戴对视线也有影响,看不清楚。隔离病房查房一个小时后,身上全部湿透。”
除了新冠肺炎,罗女士还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甲低等基础疾病。入院第三天,罗女士的病情突然加强,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病情危重。
当即,周志国马上展开紧急救治。四天三晚,周志国和同事全日夜蹲守,综合施策,精心护理,罗女士转危为安。1月26日,作为湖南首例确诊新冠肺炎的患者罗女士康复出院,极大地提振了全省乃至全国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的信心。
“千言万语,难以道尽。”劫后余生的罗女士在出院后,再三对周志国和他的团队表示感谢。
隔离病房内,周志国与同事为患者加油打气。
一名专家的信念:希望把长沙的方案推广到全省、全国!
“是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救了我的命,小周这个小伙子真不错。”2月5日,长沙75岁的确诊重症病人张娭毑出院了,她是救治中心收治的确诊病例中年龄最大的。
1月24日,张娭毑进入隔离病区接受治疗。入院后病情一度加重,出现急性呼吸衰竭,医生告知病危。张娭毑一脸绝望,不会用手机,看不到亲人,焦虑情绪骤涨,想放弃治疗。
周志国了解后,认为对待张娭毑“治病要先治心”。他马上与护士长商量,配了台工作用智能手机,放在老人病房,由医护人员帮助娭毑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