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经过多年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我们人类所生活的世界属于一个二元世界。尤其在一些对于相近概念的辨析和认证过程中,这种二元性极为明显。
施特劳斯: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他认为:“人类拥有一项原始本能,就是对我们生活中所见到的事物进行归纳和分类,尤其是擅长二元分类。”
例如,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概念:是与非、善与恶、对与错、美与丑等等。同时,在心理学的层面来讲,人类的这一本能是能够被无限延续的。
几个世纪以来,无论是由基督教文化影响还是受犹太教文化影响的西方社会,亦或者是成长在儒、释、道文化下的东方社会,都有“变态”群体的存在,他们的行为举止、思维方式都与常人不同,但他们最异于常人的部分还是在于他们的心理。
通过资料的搜集发现,上述的这种“变态”的群体,最早在中世纪的欧洲就已经存在了。在极度信奉宗教的欧洲,这种“变态”通常都会被定义为是极端的异教徒,一旦被发现,就会接受非常残酷的惩罚。
《疯癫与文明》这本书中写道:在众多宗教之中,大部分宗教的教父都会以一些残酷的手段来惩罚这些“异教徒。”
但是,在现代,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和医学的角度来观察这些“变态”,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这些“变态”的一些特殊癖好是属于心理精神疾病的范畴之内。
第一、性虐待(Sadomasochism)
首先,比较常见的就是性虐待,我们简称它为SM。这种癖好事实上在生活中是比较普遍的,只不是因为它只存在于个体的性生活之中,所以,相对不容易被身边的人所了解。
在上个世纪3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弗伦德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靶目标定位(Targetlocation)”,并将这个概念在日后运用在了人类的性研究当中。
例如,不同的人其实拥有着各不相同的性取向,弗伦德认为,这种性取向其实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方式来获得的。
而这种不同的行为就是“靶目标”,对于相同的一件事物,不同的个体会存在认知偏差。
当人类在感受到轻微的疼痛时,有一定概率会获得一些相应快感,因为恰到好处的痛感能够促使人类的大脑分多巴胺,进而促使个体产生兴奋的感觉。
第二、恋足癖
在中国旧社会时期,曾经流行过裹小脚,三寸金莲曾是无数女性的追求和噩梦,裹小脚堪称是一种极刑。而在中世纪的欧洲,也曾经刮起过一阵束腰的狂潮,她们疯狂地追求极为纤细的腰肢,不惜以身体健康作为代价。
但是,在认知心理学的层面分析,人类的恋物的癖好与人类先天的基因有着密切联系。性学专家艾利斯认为,个体对足部的特殊喜爱一部分来自于先天,还有一部分与人类进化和遗传有着紧密的联系。
事实上个体对足部的特殊喜好可能源于个体在青春期时心理的不成熟,以及对性没有正确的认识。
第三、恋母情结
恋母情结,也可以称为俄底浦洛斯情结,它的名字源于神话。
精神分析学派的专家认为,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之中,对于性的认识和追求是不同的。我们在出生之后,这种依恋对象通常都是我们的父母,而具体还要以性别而论。
现在,由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数量不断增长,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之中,自然也就只与一方家长相处更多,当两代人为异性时,就会使孩子过于依赖异性家长,并会对其他异性怀有一种防范之心。
第四、恋尸癖
顾名思义,喜欢尸体的特殊癖好,但是,它除了表面上的意思以外,其实还有另一种解释,那就是这类人在性爱过程中,会希望自己的伴侣能够尽量地保持静止不动,最好能够像一具尸体一样。
有有恋尸癖的人,通常都是内心孤独,没有安全感,在平常的生活里也只有自己一个人。
这类怪癖的形成大多数都是因为个体的内心过于孤独,在他们的眼里,静止不动是一种对他们臣服的表现,这样的体验能够使他们感受到被尊重。
综上所述,怪癖其实并没有什么可怕的,最可怕的其实是隐藏在这些怪癖背后的心理问题。
-TheEnd-作者
汤靡达编辑
一粒米第一心理主笔团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SatterthwaiteTD,etal.()Impactofpubertyontheevolutionofcerebralper-fusionduringadolescence.ProcNatlAcadSciUSA:–.